NEWS INFORMATION

行业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加强暖“新”金融服务:银行业助力新市民都市筑梦

加强暖“新”金融服务:银行业助力新市民都市筑梦

Service Date / 2022-08-18 15:01:03        By / 路尚控股集团

“融资难一直是我创业路上的阻力。”上海一家智能制造公司总经理吴先生说。近日,基于吴先生的公司良好的发展前景,上海银行为其提供了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及时解决了公司的资金难题。

“感谢上海银行创业担保贷的支持,让我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金融温度。”吴先生激动地说。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近期,银行业积极响应金融管理部门关于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有关要求,重点围绕新市民安居、创业、医疗等需求,扩大金融供给,创新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在都市筑梦。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新市民群体的特点创新推出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新市民就业、创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不仅有助于提升新市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有效扩大社会需求,也将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进一步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找准发力点精准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

新市民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鲜血液”。然而,当前在大城市打拼的新市民仍然面临着诸多痛点,如买房安居、子女上学、养老医疗、创业就业等。

为此,多家银行密集出台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围绕新市民全生命周期需求,找准发力点,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精准满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

“住有所居”是新市民立足新城市的基本要求。为了让新市民住得起、住得稳、住得好,建设银行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

为加强新市民养老保障,光大银行创新发行更多符合新市民特征的养老理财产品,助力新市民实现老有所依的愿望,还面向无社保的新市民,提供商业养老年金和医疗重疾保障,降低新市民的疾病和养老风险。

“面对新市民这个庞大群体,银行业在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带动下,从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增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针对性、降低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获取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较多探索,也增强了针对新市民的金融宣传教育,提高其金融素养。”

依托金融科技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便利性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为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个人金融需求额度较小、比较分散,且难以有效识别这类群体的信用等级。

针对这一问题,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金融科技,加大数字技术应用,有效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多方联动为服务新市民创造更好条件

“一些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还是有不少门槛的,希望新市民金融服务能更多元、更包容、更接地气。”

在董希淼看来,目前仍有部分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金融机构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包括在经济下行和疫情散发双重冲击下,新市民群体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部分新市民群体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尽管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部分新市民仍然未被纳入征信系统,缺乏信用记录。

未来,金融机构应如何围绕新市民的需求创新产品、优化服务,进一步精耕细作、持续发力?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需要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承担好主体责任,把服务新市民作为普惠金融发展重点,加速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务新模式。

“一方面是直接创新针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支付结算、融资支持等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服务小微企业等新市民就业的主要领域,让新市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起到间接服务新市民的作用。”

此外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多方联动,进一步完善信用基础设施,为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创造更好的条件。

“如加快建设全国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区域性大数据平台,免费向金融机构开放,降低金融机构服务新市民的成本。要充分发挥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如百行征信、朴道征信的作用,探索推出新市民征信产品,为新市民金融服务提供支撑。地方政府要完善新市民服务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要加大对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董希淼表示。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